俞穴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这些穴位不仅是疾病反应点,也是针灸、推拿等外治法的刺激部位,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
俞穴分为背俞穴、募穴、五输穴等多种类型,其中背俞穴分布于膀胱经第一侧线,与特定脏腑直接对应,如肺俞、心俞等,常用于脏腑疾病的诊治。募穴位于胸腹部,与背俞穴前后呼应形成"俞募配穴"。现代研究发现,刺激俞穴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内脏功能,如针刺胃俞能调节胃酸分泌,艾灸肾俞可改善肾功能。这些穴位还具有双向调节特性,既能补虚又可泻实。
使用俞穴进行治疗时,建议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操作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风险。治疗前后应注意保暖,空腹或过度疲劳时应暂缓治疗。现代临床常将俞穴与影像学检查结合,发现脏腑病变时相应俞穴可能出现压痛、结节等阳性反应,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