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鼻塞可能是由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或感冒等常见原因引起的。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过敏性鼻炎
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鼻腔黏膜发生免疫反应,导致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典型表现包括清水样涕、连续喷嚏及眼痒,常见于春秋季或特定环境接触后发作。
2、慢性鼻窦炎
鼻窦持续4周以上的化脓性炎症可造成鼻甲肥大,脓性分泌物堆积导致持续性鼻塞,常伴有头痛、面部压痛和嗅觉减退。病情易反复发作,与细菌定植或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3、鼻中隔偏曲
因先天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鼻腔中线结构偏移,可能形成单侧或双侧通气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射性头痛、睡眠打鼾等症状,需通过鼻内镜或CT检查明确偏曲程度。
4、感冒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鼻腔黏膜急性炎症,通常伴随咽痛、发热等全身症状。鼻塞程度与病程相关,初期清涕逐渐转为黏涕,1-2周内多可自愈,但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
建议记录鼻塞发作的时间规律、伴随症状及环境诱因,及时进行过敏原筛查或鼻内镜检查。避免自行长期使用血管收缩类滴鼻剂,防止药物性鼻炎发生。日常注意保持居室湿度,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