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患者应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日常调理
筋膜炎急性发作期需注意休息,减少局部活动,避免过度牵拉筋膜。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日常应避免久站久坐,适当进行拉伸运动,增强肌肉柔韧性。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通过高频电磁波改善组织代谢,红外线照射能促进炎症吸收。冲击波治疗可松解筋膜粘连,每周1-2次,连续3-5周效果较明显。超声波治疗利用机械振动作用软化瘢痕组织。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能直接作用于患处。
4、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点,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局部封闭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液。每次注射间隔需大于2周,一年不超过3次,避免肌腱脆性增加。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可考虑筋膜切开减压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预防术后粘连复发。
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至骨科就诊,通过肌骨超声或MRI明确筋膜病变程度。治疗期间需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恢复期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减轻筋膜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