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的形成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习惯、唾液成分异常、牙齿排列不齐以及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其本质是牙菌斑长期堆积后矿化形成的坚硬沉积物。
1、口腔卫生不良
若日常刷牙不彻底或未使用牙线清洁,食物残渣和细菌易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这些菌斑未被及时清除时,会逐渐与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质结合,最终形成牙结石。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忽视口腔清洁的人群。
2、饮食习惯
频繁摄入高糖或粘性食物(如糖果、糕点)会加速牙菌斑形成。糖类物质被细菌分解后产生酸性物质,不仅腐蚀牙釉质,还会促进菌斑黏附在牙齿表面,为牙结石形成提供基质。
3、唾液成分异常
部分人群因遗传或疾病导致唾液分泌量减少或酸碱度改变。唾液中的矿物质含量过高时,更容易在牙齿表面沉积,特别是在下前牙舌侧和上颌磨牙颊侧等唾液腺导管开口处。
4、牙齿排列不齐
拥挤错位的牙齿会形成清洁死角,即使认真刷牙也难以彻底清除隐蔽部位的菌斑。这些残留的菌斑经过7-14天的矿化过程即可形成牙结石,常见于智齿区或矫正器周围。
5、吸烟行为
烟草中的焦油等成分会与牙菌斑结合形成深色沉积物,尼古丁还会刺激唾液成分改变。临床数据显示,吸烟者牙结石形成速度比非吸烟者快1.5-2倍,且更易伴发牙龈出血。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牙,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若已形成牙结石,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超声波洁治,避免强行用硬物刮除损伤牙釉质。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减少菌斑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