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药物需根据具体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常见药物包括黄体酮类药物、孕激素类药物、宫缩抑制剂以及中成药等。切勿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1、黄体酮类药物
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孕酮水平低,可遵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或黄体酮注射液等药物补充孕酮,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这类药物能减少子宫敏感性,降低流产风险。
2、宫缩抑制剂
若存在频繁宫缩或先兆早产,医生可能开具盐酸利托君片、阿托西班注射液等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此类药物通过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发挥作用,需严格监测母体心率及血压变化。
3、孕激素类药物
对于复发性流产或孕酮缺乏者,可选用烯丙雌醇片等药物补充外源性孕激素。这类药物能促进胎盘功能,改善子宫血流灌注,但需定期检测激素水平调整剂量。
4、中成药
滋肾育胎丸、孕康口服液等中成药具有补肾安胎功效,适用于中医辨证属肾虚型胎动不安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5、辅助药物
根据个体情况可能联合使用叶酸片预防神经管畸形,维生素E软胶囊辅助改善胎盘功能。需注意营养补充不能替代专科治疗,仍需规范用药。
保胎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或停用药物。建议每周进行孕酮、HCG水平检测及B超监测胚胎发育情况,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日常需注意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如出现阴道出血、腹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