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晚期至产后5个月内的特发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该病属于罕见妊娠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相关。
围产期心肌病的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咳嗽等心衰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血栓栓塞。诊断需结合病史特征、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45%及心室扩大,并排除其他类型心肌病。治疗方面强调早期干预,包括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量等生活方式管理,配合利尿剂缓解水肿,使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功能,对于射血分数显著降低者可考虑应用洋地黄类药物。需特别注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在哺乳期的使用限制。
患者确诊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建议每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恢复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适度卧床休息。未完全康复者应严格避孕,再次妊娠可能诱发疾病复发或加重。日常生活中注意监测体重变化,若出现气短加重或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心衰表现,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