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吐又拉肚子的症状可能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或病毒感染有关,一般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补液治疗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进行对因治疗。
1、饮食调整
发病期间需暂停进食2-4小时,待呕吐缓解后少量饮用温盐水或米汤。症状减轻后逐渐过渡到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摄入生冷、油腻及高纤维食物。婴幼儿需继续母乳或配方奶喂养,但需减少单次喂养量。
2、口服补液盐
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可口服补液盐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成人每次腹泻后饮用500ml,儿童根据体重按10ml/kg补充。若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诊进行静脉补液。
3、止吐止泻药物
剧烈呕吐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样便严重者可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成人每次3g,每日3次。需注意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洛哌丁胺等强效止泻药。
4、对因治疗
细菌性肠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轮状病毒感染者可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寄生虫感染需服用阿苯达唑等驱虫药。
出现呕吐物带血、持续高热超过39℃、腹泻每日超过10次、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到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需注意餐具消毒,便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厕所,避免传染他人。糖尿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出现呕吐腹泻时,需在24小时内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