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晚上睡觉盗汗是怎么回事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晚上睡觉盗汗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由结核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原因引起。若持续出现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睡眠环境温度过高、被褥过厚或穿着衣物不透气时,人体通过出汗调节体温,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种情况通常通过改善睡眠环境,如降低室温、更换薄被后即可缓解,且不伴随其他异常症状。

2、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长期夜间盗汗,常伴随午后低热、咳嗽超过两周、乏力等症状。确诊需进行胸部CT、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需坚持规范用药6-9个月。

3、围绝经期综合征

45-55岁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阵发性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失眠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戊酸雌二醇片、坤泰胶囊、谷维素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同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亢进,患者除盗汗外,常出现心悸、手抖、体重下降等症状。确诊需检测甲状腺功能,治疗常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严重者可能需放射性碘治疗。

若夜间盗汗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消瘦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感染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常通过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核菌素试验、性激素六项等检查鉴别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止汗药物掩盖病情,特别是孕妇及儿童出现异常出汗时需谨慎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