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反应、定位按压点、正确姿势、按压频率和深度以及配合人工呼吸等步骤。正确操作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需注意动作规范。
1、检查反应
施救前需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确认无意识后立即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呼吸,同时触摸颈动脉评估脉搏。若患者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且无脉搏,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2、定位按压点
按压部位为胸骨下半段,通常选择两乳头连线中点。施救者需将一只手掌根部置于该处,另一只手叠放其上,手指交叉翘起避免按压肋骨,确保受力点集中在胸骨。
3、正确按压姿势
施救者需双肘关节伸直,上半身前倾,肩、肘、腕关节呈垂直轴线,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时需保持手臂与地面垂直,避免弯曲肘部导致力度不足。
4、按压频率和深度
成人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按压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每次按压后需让胸廓完全回弹,手掌不离开胸壁但避免施加压力,保证心脏充分充盈。
5、配合人工呼吸
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需立即开放气道进行2次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时采用仰头抬颏法,捏住患者鼻孔,用口包紧患者口部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可见胸廓抬起。
操作过程中需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持续抢救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非专业人员可仅进行胸外按压,不强制要求人工呼吸。施救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变化,如有条件应尽快使用AED除颤仪。心肺复苏需在硬质平面实施,避免在软床或沙发上操作影响按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