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颜色发黑且量少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宫腔粘连、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理性因素相关。若长期存在此类现象,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原因
情绪波动大、过度节食或运动量突然增加等因素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出现月经量少且颜色发暗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月经周期不规律,可通过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进行调节。
2、宫腔粘连
多次人工流产或宫腔感染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受损,形成宫腔粘连。这种情况下经血排出受阻,可能出现经量减少且颜色发黑,部分患者会伴随下腹坠痛。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术后可能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雌二醇片等药物促进内膜修复。
3、多囊卵巢综合征
该疾病会引起雄激素水平升高和排卵障碍,导致月经稀发、经量减少且颜色异常。患者常伴有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同时需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改善代谢状态。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减肥,保持BMI在18.5-23.9之间。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情况,若连续3个月出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特别是含有激素成分的药物不可擅自增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