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包火感冒通常会出现恶寒发热、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等症状,属于中医外寒内热证型。这类感冒多因外感风寒导致体表郁闭,同时体内有积热无法散发,从而形成寒热夹杂的表现。
1、恶寒发热
患者早期可能明显感觉怕冷,即使增加衣物或盖被也难以缓解,同时伴随体温升高。这是由于风寒外袭肌表,卫阳被遏,正邪相争所致。部分人群还可能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
2、咽喉肿痛
内热上攻咽喉部位时,常出现喉咙红肿、疼痛明显,吞咽时加剧,可能伴随扁桃体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口干舌燥、想喝冷水等热象,但实际舌苔可能呈现薄白或薄黄的表现。
3、咳嗽有痰
气道受风寒束表影响,肺气失宣可能出现咳嗽,痰液性状多为黄白相间或先白后黄。这种痰液变化反映着寒邪入里化热的过程,严重时可能伴有胸闷、气促等呼吸道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中医科,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论治。治疗时需解表散寒与清解里热并用,常用中成药包括银翘解毒片、防风通圣丸、双黄连口服液等。日常应注意避免辛辣油腻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用温开水时适量加入薄荷、金银花等清热药材。需特别注意,不宜自行同时服用西药退热药与清热解毒类中药,以免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