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后肌腱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与冰敷、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休息与冰敷
急性期应减少足部活动,避免跑步、跳跃等加重肌腱负荷的动作。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日3-4次,配合患肢抬高可有效减轻肿胀和炎症反应。日常行走建议穿支撑性良好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
2、支具固定
使用踝关节支具或定制矫形器可限制足部过度内翻,分散胫后肌腱承受的压力。夜间穿戴可维持足部中立位,防止肌腱在睡眠时被牵拉。固定时间需遵医嘱,通常持续2-4周。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片等能缓解疼痛和炎症。严重病例可能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需严格控制频次以避免肌腱脆弱性增加。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
4、物理治疗
超声治疗通过高频振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电疗可缓解肌肉痉挛。康复师指导下的离心力量训练能增强胫后肌腱耐受力,平衡板练习可提高踝关节稳定性。治疗周期通常为4-8周。
5、手术治疗
适用于肌腱撕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术式包括肌腱清理修复、肌腱转位或距下关节融合术,术后需石膏固定6周并配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微创关节镜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治疗期间建议定期复查超声或MRI评估肌腱修复情况,慢性患者可结合冲击波治疗促进组织再生。日常注意控制体重,运动前做好足部热身,扁平足患者需持续使用矫形鞋垫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