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甲发炎肿胀通常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切开引流、日常护理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药物治疗
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配合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若疼痛明显,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炎症反应。用药期间需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每次15分钟以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操作时需避免冻伤或烫伤,每日2-3次为宜。
3、切开引流
若已形成甲下脓肿,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排脓,并清除坏死组织。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创面干燥,必要时口服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4、日常护理
避免挤压患处,保持指甲清洁干燥。可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修剪指甲时保留适当长度,避免过短导致甲床暴露。接触水时建议佩戴手套防护。
5、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慢性甲沟炎或嵌甲严重者,可能需行部分甲板切除术或甲床成形术。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伤口护理,约2-3个月新甲可逐渐生长。
出现甲周红肿热痛时,应及时停止美甲、咬指甲等行为。若伴随发热或化脓,提示感染加重,需在24小时内就诊。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扩散风险。日常注意手部防护,避免外伤及化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