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折手法复位怎么做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折手法复位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常见步骤包括麻醉镇痛、牵引恢复、矫正对位、固定制动以及复查评估,具体方法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

1、麻醉镇痛

复位前需根据骨折部位及患者耐受情况选择局部或神经阻滞麻醉,以减轻疼痛并放松肌肉。例如上肢骨折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下肢则常用坐骨神经阻滞,确保患者在无痛状态下配合操作。

2、牵引恢复

医生会沿肢体纵轴进行持续性牵引,逐步恢复骨骼的生理长度和轴线。对于股骨干骨折,需用3-5倍体重的牵引力持续10-15分钟,通过对抗肌肉痉挛和软组织嵌顿,使骨折端初步分离。

3、矫正对位

采用旋转屈伸、端提挤按等手法纠正成角、重叠和侧方移位。如Colles骨折需先屈曲腕关节至90度,再向背侧施加压力恢复掌倾角,整个过程需在X线透视下实时监控对位效果。

4、固定制动

复位成功后立即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上肢骨折通常固定4-6周,下肢需6-8周。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如胫骨骨折需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保持患肢功能位防止二次移位。

5、复查评估

复位后24小时内需进行X线复查,确认骨折对位对线达标。每周复查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发现固定松动或位置丢失,需及时调整外固定或改为手术内固定。

该操作存在血管神经损伤风险,需在具备影像设备的医疗机构进行。复位后需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密切观察末梢血运,2-3天内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若出现剧烈疼痛、皮肤青紫或感觉异常,应立即就医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