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高不达标可通过调整饮食、保证睡眠、适当运动、医疗干预以及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需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干预措施。若排除遗传因素后仍存在生长迟缓,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调整饮食
日常需保证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如每天饮用牛奶、食用鸡蛋和鱼类,促进骨骼生长。避免挑食偏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锌剂改善食欲。
2、保证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最旺盛,建议学龄期儿童每晚9点前入睡,保证9-11小时睡眠时间。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进食,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
3、适当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纵向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刺激骨骺板软骨细胞增殖。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蛋白质,但需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骨骺提前闭合。
4、医疗干预
若年生长速率低于5厘米,需检测骨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及甲状腺功能。对于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等疾病,可能需要专业干预,如慢性疾病需先治疗原发病。
5、药物治疗
经专业评估后,生长激素缺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严禁自行购买增高类保健品,避免滥用激素导致骨骺早闭或内分泌紊乱。
建议家长每3个月测量并记录儿童身高体重,绘制生长曲线图。若身高持续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三百分位,或年增长不足4厘米,应及时到儿科内分泌科就诊排查病因。日常生活中需给予儿童充分的关爱,避免因身高问题产生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