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扭来扭去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肠胀气、缺钙、环境不适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若伴随哭闹、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查明原因。
1、生理性原因
婴幼儿的睡眠周期较短,深浅睡眠交替时会出现肢体扭动、哼唧等表现,属于正常神经发育过程。这种情况通常不会伴随哭闹,调整睡眠环境后多能自行缓解。
2、肠胀气
约30%的婴儿在3个月内会出现功能性肠胀气,肠道气体过多会导致腹部不适。表现为睡眠时频繁扭动身体、面部涨红、蜷缩双腿,可能伴随夜间突然哭闹。可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西甲硅油等药物。
3、缺钙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血钙降低,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睡眠不安、多汗、摇头等症状。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AD制剂,足月儿每日需补充维生素D400IU。
4、环境不适
室温过高(超过26℃)、衣着过厚、纸尿裤过满等不适感,以及噪音、强光等外界刺激,都会影响婴儿睡眠质量。建议保持室温22-24℃,选择透气棉质睡衣,夜间使用小夜灯替代主灯。
若宝宝除睡眠扭动外,还出现持续哭闹、发热、呕吐、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建议及时到儿科就诊。日常注意记录宝宝睡眠表现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可提供24小时作息记录,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