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两个月没来可能与怀孕、内分泌失调、慢性疾病、营养缺乏或药物影响等原因有关。若排除生理性因素,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怀孕
怀孕是育龄期女性停经的最常见原因,受精卵着床后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子宫内膜脱落。可通过早孕试纸检测尿液中的HCG浓度,或直接到医院进行血HCG检查确诊。
2、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雄激素过高导致排卵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这类激素紊乱可能造成月经周期延长。临床可通过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检测明确诊断。
3、慢性疾病
糖尿病引发的代谢异常可导致卵巢功能减退,重度贫血会影响子宫内膜生长,肝硬化患者的雌激素灭活障碍会造成激素失衡。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月经可能恢复。
4、营养缺乏
长期节食导致的体脂率低于17%时,体内瘦素水平下降会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高强度运动造成的能量负平衡也会抑制下丘脑功能,建议每日保证至少1800千卡热量摄入,维持BMI在18.5以上。
5、药物影响
紧急避孕药中的高效孕激素可能打乱月经周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可能引发高泌乳素血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可配合中药周期疗法调节月经。
若排除怀孕可能,建议及时到妇科进行盆腔B超、激素水平检测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控制运动强度在每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不超过5小时。确诊病因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服用黄体酮等药物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