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跖腱膜炎和足底筋膜炎有何区别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跖腱膜炎和足底筋膜炎通常指的是同一种疾病,两者在解剖结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式上基本一致,只是术语使用习惯存在差异。足底筋膜炎更常用作临床诊断名称,而跖腱膜炎更多用于解剖学描述。

1、解剖结构

跖腱膜是位于足底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起于跟骨结节,向前延伸止于趾骨基底。足底筋膜则是覆盖于跖腱膜表面的纤维组织,两者共同构成足弓的力学支撑结构。由于解剖位置重叠,炎症发生时两者常同时受累。

2、术语差异

医学文献中“足底筋膜炎”使用更为广泛,约占临床诊断的95%以上,主要强调筋膜层的病理改变。而“跖腱膜炎”多出现在解剖学教材或影像学报告中,侧重描述腱膜本身的退行性改变。这种命名差异源于不同学科对同一结构关注点的区别。

3、临床表现

无论是诊断为跖腱膜炎还是足底筋膜炎,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的晨起第一步疼痛、足跟压痛、长时间站立加重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筋膜增厚超过4mm,MRI显示腱膜信号异常,这些影像学表现并不因诊断名称不同而产生差异。

足部疼痛持续超过2周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超声或MRI检查。确诊后可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定制矫形鞋垫等方法改善症状,夜间使用足部支具能有效缓解晨僵现象。日常应注意避免赤足行走,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