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胃肠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生理性原因
饮食不当、妊娠反应、晕动症等生理性因素均可引起呕吐。例如过量进食、饮酒或进食不洁食物后,胃黏膜受到刺激可能引发反射性呕吐;妊娠早期孕妇因激素水平变化,常出现晨吐现象;乘车、乘船时前庭功能紊乱也可能导致呕吐。这类呕吐通常去除诱因后可自行缓解,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少食多餐。
2、胃肠道疾病
胃炎、肠梗阻、幽门梗阻等疾病会导致呕吐。炎症刺激或消化道梗阻时,胃内容物无法正常下行,可能伴随腹痛、腹胀等症状。急性胃肠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补液盐等药物;机械性肠梗阻需禁食并接受胃肠减压治疗。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膜炎、脑出血、偏头痛等疾病可能刺激呕吐中枢。此类呕吐常呈喷射状且伴有头痛、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进行头颅CT或脑脊液检查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细菌性脑膜炎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4、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代谢紊乱会引发呕吐。机体酸碱失衡或毒素蓄积刺激胃肠道时,可能伴随呼吸深快、皮肤瘙痒等症状。需及时纠正代谢异常,如酮症酸中毒需静脉输注胰岛素及补液治疗。
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血、剧烈腹痛、意识改变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患者应避免自行服用止吐药物,需由医生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制定治疗方案。日常注意记录呕吐物的性状、频次等信息,为诊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