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若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通常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进展,从而降低失明的风险。但若未及时干预,视神经损伤可能持续加重,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甚至失明。
青光眼致盲的关键在于眼压水平是否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规范的降眼压药物(如前列腺素类滴眼液、β受体阻滞剂等)、激光治疗或抗青光眼手术,多数患者能将眼压维持在目标范围内。研究显示,早期患者接受治疗后视野缺损进展速度可降低50%以上。定期进行眼底视神经OCT检查、视野检查等随访监测,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科体检,有家族史、高度近视等高危人群更应提高筛查频率。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时间暗环境用眼,饮水时应少量多次。通过医患配合和规范管理,绝大多数青光眼患者都能保留有用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