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出现季节性掉发问题主要与气候环境变化、激素水平波动、营养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多数属于生理现象,但需排除病理性脱发可能。
1.气候干燥
秋季空气湿度降低,头皮皮脂腺分泌减少,角质层水分流失加速。干燥的头皮环境易导致毛囊萎缩,发根附着不牢固,轻微外力如梳头、洗头时便会出现掉发量增加的现象。
2.激素水平变化
日照时间缩短会影响褪黑素分泌节律,间接导致人体雄激素水平波动。这种激素变化可能促使更多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形成季节性脱发,通常每日掉发量在50-100根之间。
3.营养因素
夏季高温易导致食欲减退,可能造成蛋白质、铁、锌等头发生长必需营养素的储备不足。秋季气温转凉后,机体优先将有限营养供给重要脏器,头发作为次要组织可能出现营养性脱落。
若每日掉发超过150根或伴有头皮红斑、毛囊脓疱等症状,需警惕病理性脱发可能,建议及时就诊皮肤科进行毛发镜检查。日常可通过使用保湿型护发产品、补充复合维生素、保持作息规律等方式改善季节性脱发,多数人群在季节过渡后1-2个月内可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