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人体最舒适的温度一般为16~22℃,具体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适宜的室温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并提升睡眠质量,而湿度过高或过低也可能影响舒适度。
睡眠过程中,人体核心温度会自然下降以促进睡意。若环境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出汗、辗转反侧等不适;温度过低则可能引发肌肉颤抖、蜷缩等应激反应。建议将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避免呼吸道干燥或过度潮湿。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的人群,冬季可适当提高1~2℃。孕妇由于激素变化易出现体温波动,夏季可选用透气性更好的寝具。
建议通过空调、电扇等设备调节卧室温度,使用加湿器或除湿机控制湿度。选择纯棉、亚麻等透气材质的床上用品,根据季节更换不同厚度的被子。若经常因温度不适导致夜间觉醒,可记录睡眠日志帮助寻找最适宜的温湿度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