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不同年龄正常心率范围是多少

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正常心率范围存在差异,通常新生儿、婴儿、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心率会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心率正常值受活动状态、情绪、体温等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1、新生儿

新生儿安静状态下心率正常范围一般为120~140次/分。出生后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且血液循环需求大,会出现生理性心率偏快现象。啼哭、哺乳或发热时可暂时升高至160~180次/分。

2、婴幼儿

1岁以内婴儿心率为110~130次/分,1-3岁幼儿为100~120次/分。此阶段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清醒时心率波动较大,睡眠时可降至70-90次/分。持续超过140次/分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

3、学龄期儿童

4-6岁儿童心率为80~110次/分,7-12岁为70~100次/分。随着心脏发育成熟,心率逐渐接近成人水平。体育活动后心率可达120-140次/分,但休息10分钟内应恢复基础值。

4、青少年及成人

13岁以上青少年和健康成人心率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运动员或长期锻炼者静息心率可低至50次/分。女性比男性平均高5-10次/分,月经周期黄体期心率可能上升。

5、老年人

65岁以上老年人心率多在55~90次/分。心血管系统退行性改变可能导致基础心率下降,但合并房颤、甲亢等疾病时可能出现异常增快。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者心率可能低于50次/分。

测量心率应在静息状态下进行,避免运动、饮咖啡或情绪激动后立即测量。若发现持续性心动过速(>100次/分)或过缓(小于60次/分),特别是伴随胸闷、头晕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