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疼痛、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身体疾病有关。长期失眠需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该疾病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基础代谢率增高和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患者常伴心慌、手抖、易怒等症状,夜间可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等问题。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配合普萘洛尔片控制心率。
2、慢性疼痛
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发的持续性疼痛,恶性肿瘤导致的癌性疼痛,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夜间体位改变可能加剧疼痛感,导致觉醒次数增加。可遵医嘱使用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配合物理治疗缓解症状。
3、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可能引发夜间咳嗽、呼吸困难。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易诱发气道痉挛,卧位时膈肌上抬也会加重呼吸窘迫。治疗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进行氧疗。
4、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可能出现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昼夜节律紊乱也会导致夜间觉醒。治疗需使用多巴丝肼片、盐酸普拉克索片等药物,配合认知训练改善症状。
5、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夜间平卧时胃酸易反流至食管,引发烧心感和呛咳,干扰睡眠进程。肠易激综合征造成的腹胀、腹痛也可能影响睡眠连续性。治疗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物,配合饮食控制。
若长期存在睡眠障碍,建议尽早就诊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疼痛评估、肺功能检查等相关医学检查。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开展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类饮品。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者需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联合心理治疗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