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在肥胖人群中较为常见,但并非仅见于此类人群。体重过重可能增加足部负担,但足跟痛的发生还与多种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肥胖因素
体重超标会使足底筋膜和跟骨承受更大压力,长期负荷过重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足底脂肪垫在持续受压状态下可能发生萎缩或炎症反应,导致足跟部缓冲功能下降,形成行走时的刺痛感,这类情况常见于BMI超过28的人群。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反复牵拉造成的无菌性炎症是足跟痛最常见原因,约占全部病例的70%。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活动后稍缓解,长时间站立后加重,X线检查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3、运动损伤因素
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改变运动方式可能引发跟腱炎,表现为跟腱附着点处的肿胀压痛。长期穿硬底鞋、高跟鞋也会改变足部受力分布,造成足跟区域慢性劳损。
日常建议选择鞋跟2-3cm的软底运动鞋,使用足弓支撑鞋垫。体重指数超过24者可通过低冲击运动减轻足部压力,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局部红肿热痛,需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跟骨应力性骨折等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