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脱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远 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脱肛可能与长期腹压增加、盆底肌肉松弛、先天因素、慢性腹泻以及肛门手术史等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脱肛在医学上称为直肠脱垂,指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通常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长期腹压增加

长期便秘或排便时过度用力、慢性咳嗽、排尿困难等均可导致腹压持续增高,推动直肠向下移位。患者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排便后需用手回纳脱出物。日常需避免用力排便,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等药物缓解便秘。

2、盆底肌肉松弛

多次妊娠分娩、年龄增长导致的盆底肌萎缩、神经损伤等均可削弱盆底支撑力。患者可能出现肛门失禁或黏液渗出,建议进行提肛运动锻炼,必要时行盆底肌修复治疗。

3、先天因素

骶骨弯曲角度异常、直肠周围组织发育不良等先天解剖缺陷,可能使直肠固定不牢。此类患者常在儿童期或青年期出现脱垂,需通过直肠悬吊术等手术方式加强固定。

4、慢性腹泻

长期腹泻导致肠管频繁蠕动,可能牵拉直肠黏膜逐渐与肌层分离。患者常伴肛门潮湿瘙痒,需针对病因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

5、肛门手术史

肛瘘手术等可能破坏肛门括约肌结构,术后瘢痕组织弹性降低易引发脱垂。此类患者需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肛门括约肌成形术等修复手术。

若反复出现直肠脱出无法自行回纳、黏膜溃烂出血等情况,建议立即到肛肠外科就诊。医生可通过排粪造影、肛管直肠测压等检查评估病情程度,并根据病因选择硬化剂注射、吻合器手术或开腹固定术等治疗方案。日常需保持肛周清洁,避免久蹲久坐加重脱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