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常见原因包括局部创伤、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低下、口腔感染以及系统性疾病等因素。不同原因引起的溃疡在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上存在差异。
1、局部创伤
牙齿咬伤、佩戴矫正器摩擦或过硬食物划伤口腔黏膜,可导致黏膜破损形成溃疡。这类溃疡通常单发且边缘红肿,可通过避免刺激因素并使用西地碘含片促进愈合。
2、维生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B12、铁或叶酸会影响口腔黏膜修复能力,造成复发性溃疡。患者可能伴随口角炎、贫血等症状,可通过复合维生素B片、多维元素片等补充剂改善。
3、免疫力低下
在感冒、熬夜或精神压力大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诱发病毒性溃疡。此类溃疡多发且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液调节免疫。
4、口腔感染
白假丝酵母菌、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会引起黏膜糜烂,常伴随白色伪膜或水疱。需使用制霉菌素片、阿昔洛韦乳膏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5、系统性疾病
克罗恩病、白塞病等全身性疾病常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这类溃疡呈深在性且愈合缓慢,需针对原发病使用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热或辛辣饮食。若溃疡面积超过5mm、持续2周未愈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