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健康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有无出血、质地变化等方式进行初步自测。常见方法包括观察牙龈颜色、检查出血情况、探测牙龈质地、观察牙龈萎缩以及留意口臭等,具体表现可作为自检参考。
1、观察牙龈颜色
健康牙龈通常呈粉红色,若发现牙龈发红、发紫或局部呈现暗红色,可能提示存在炎症。牙龈边缘颜色加深可能伴随肿胀,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牙龈炎或牙周病早期。
2、检查出血情况
刷牙时牙刷毛出现血丝,或使用牙线后牙龈渗血,是牙龈炎的典型表现。健康牙龈在正常清洁力度下不应出血,频繁出血需警惕牙菌斑堆积导致的炎症反应。
3、探测牙龈质地
用干净手指轻触牙龈,健康组织质地坚韧有弹性。若触及牙龈时有松软感、按压出现凹陷,或发现局部肿胀隆起,可能提示脓肿或牙周袋形成。牙龈表面出现颗粒状增生需特别注意。
4、观察牙龈萎缩
对镜查看牙齿根部是否暴露,若发现牙根外露超过1毫米,牙齿显得细长,可能提示牙龈萎缩。用牙签轻划牙龈边缘,若退缩处与牙齿形成V型缝隙,可能伴随牙周组织破坏。
5、留意口臭程度
持续性口腔异味可能与牙龈沟内细菌滋生有关。晨起时用手背轻舔手背,待唾液干燥后嗅闻,若出现明显腐臭味,需考虑牙周致病菌代谢产物堆积的可能。
建议每月对镜系统检查牙龈状态,重点关注后牙区域。日常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并定期用牙线清理邻面菌斑。若自检发现超过两项异常表现,或牙龈持续红肿超过一周,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专业检查,避免延误牙周病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