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主要通过蚊媒传播,也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感染。当雌性按蚊叮咬疟疾患者后,体内携带疟原虫,再次叮咬他人时便会传播疾病。此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母婴垂直传播也可能导致感染。
1、蚊媒传播
中华按蚊、微小按蚊等雌性按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当蚊子叮咬疟疾患者或带虫者时,疟原虫会进入蚊子体内发育,最终迁移至唾液腺。当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子孢子会随唾液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2、血液传播
输入含有疟原虫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可能感染疟疾,常见于不规范献血、共用注射器等情况。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寄生,可通过血液直接进入受血者体内,导致潜伏期较短且症状较重的感染。
3、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疟疾后,疟原虫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引发先天性感染,或在分娩过程中因胎盘损伤导致母婴血液接触传播。此类传播方式发生率较低,但可能引起新生儿贫血、低体重等并发症。
预防疟疾需加强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驱蚊剂等,在疟疾流行区应做好个人防护。若出现周期性寒战、高热、大汗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进行血涂片检查。接受输血或器官移植前需严格筛查供体血液,避免医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