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代糖,具有控制血糖、保护牙齿、辅助体重管理等作用,但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影响肠道菌群。其作为甜味剂的应用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综合考量。
1、控制血糖
赤藓糖醇几乎不被人体代谢吸收,摄入后不会引起明显的血糖波动。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使用赤藓糖醇代替蔗糖,能有效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辅助维持血糖稳定,但不可替代正规降糖治疗。
2、保护牙齿
该物质不会被口腔细菌发酵产酸,可减少牙釉质脱矿风险。研究证实赤藓糖醇能抑制变异链球菌等致龋菌的活性,因此被添加于无糖口香糖等产品中,但需配合正确口腔护理才能发挥防龋作用。
3、体重管理
每克仅含0.24千卡热量,约为蔗糖热量的6%。在代餐食品中使用可降低整体能量摄入,但过度依赖代糖可能增强对甜味的渴求,反而影响饮食控制效果。
4、胃肠道不适
约50%的摄入量在小肠被被动吸收,剩余部分进入大肠后可能引起渗透性腹泻。单次摄入超过0.66克/公斤体重时,多数人会出现腹胀、肠鸣等不适,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0克。
5、肠道菌群影响
动物实验显示长期大剂量摄入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结构,降低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但对人体的长期影响仍需更多研究证实,目前建议均衡饮食,避免完全依赖代糖。
日常使用时应遵循适度原则,代糖摄入量不宜超过每日总甜味需求的30%。孕妇、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及肾功能不全者需咨询医师。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排便异常,应及时停用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