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通常与牙周疾病、不良修复体、刷牙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恢复方法主要包括牙周治疗、调整刷牙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
1、牙周治疗
牙龈萎缩常见于牙周炎患者,需通过洗牙、龈下刮治等方法清除牙结石和菌斑,控制炎症发展,避免牙龈继续萎缩。治疗后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调整刷牙方式
长期横向用力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会导致机械性牙龈萎缩。建议改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面呈45度角小幅度水平颤动),避免过度摩擦牙龈。
3、药物治疗
对于伴有明显炎症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西帕依固龈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控制感染。牙龈萎缩处出现敏感症状时,可使用脱敏牙膏或氟化钠甘油进行局部脱敏处理。
4、手术治疗
中重度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影响美观或功能时,可考虑进行游离龈移植术、结缔组织移植术等膜龈手术,通过移植腭部或其他部位的牙龈组织覆盖暴露的牙根。
5、定期复查
建议每3-6个月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及时清理新形成的牙结石。对于佩戴不良修复体或正畸装置的患者,需由医生调整修复体边缘或矫正力度,消除局部刺激因素。
牙龈萎缩属于不可逆的病理改变,重点在于阻止继续发展。日常需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缝,避免吸烟,控制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若出现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到口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