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的降压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原发疾病治疗、透析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
1、生活方式干预
患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在3-5克以内,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指数在24kg/m²以下,同时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2、药物治疗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这两类药物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并减少蛋白尿。若血压未达标,可联合钙通道阻滞剂(CCB)如氨氯地平,或小剂量利尿剂如吲达帕胺。需注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禁用于孕妇及双侧肾动脉狭窄者。
3、原发疾病治疗
针对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基础肾脏病,需控制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0.5克。可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活动性病变,使用羟氯喹改善狼疮性肾炎,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维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
4、透析治疗
当患者进入慢性肾脏病5期(GFR小于15ml/min)时,需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每周3次规律透析可有效控制容量负荷,配合使用长效降压药可维持透析间期血压稳定。
5、手术治疗
对于肾动脉狭窄超过70%且药物控制不佳者,可行肾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若存在单侧肾脏萎缩或反复发作的肾盂肾炎,在评估对侧肾功能代偿良好的情况下,可考虑患侧肾切除术。
患者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尿蛋白定量。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类药物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超过30%或高钾血症,此时应减量或停药。当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160/100mmHg)或短期内肾功能急剧恶化时,应及时住院进行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