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碳水化合物,属于双糖类物质,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它不仅是婴幼儿重要的能量来源,还能促进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
乳糖在人体内需要经过乳糖酶的分解才能被消化吸收。当乳糖酶活性不足时,未被分解的乳糖进入大肠后会被肠道菌群发酵,产生气体和短链脂肪酸,可能引发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状。这种情况在亚洲人群中较为常见,多与遗传因素导致的乳糖酶缺乏有关。除母乳外,乳制品如牛奶、奶酪、酸奶均含有乳糖,其中酸奶因含有乳酸菌可部分分解乳糖,更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对于存在乳糖不耐受的群体,建议选择经过乳糖水解处理的牛奶或低乳糖乳制品,也可在饮用乳制品前服用乳糖酶补充剂。日常饮食中可通过食用硬质奶酪、酸奶等乳糖含量较低的食物获取营养。若出现持续消化道不适,应及时咨询消化科医师进行专业评估。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