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足跟疼痛、晨起时疼痛加剧、活动后局部压痛、足底肿胀以及行走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因炎症程度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足跟疼痛
足底筋膜炎最典型的症状是足跟下方出现刺痛或钝痛,疼痛可能在长时间站立、行走后加重。初期疼痛往往在早晨起床后第一步最明显,活动后可能稍缓解,但久站或运动后再次发作。
2、晨起时疼痛加剧
患者常描述晨起下地时足底有撕裂样剧痛,这是因为夜间足底筋膜处于缩短状态,突然负重会导致筋膜被牵拉。这种疼痛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随着活动逐渐减轻。
3、活动后局部压痛
按压足底近足跟处的筋膜起点时会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足弓放射。长时间步行、爬楼梯或赤脚行走后,压痛范围可能扩大,严重时影响正常步态。
4、足底肿胀
部分患者会出现足底局部轻微肿胀或灼热感,尤其在急性炎症期。肿胀多集中在足跟内侧,可能伴随皮肤发红,但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关节变形。
5、行走困难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步态改变以减轻疼痛,例如踮脚行走或缩短步幅。严重者甚至因持续性疼痛导致日常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减少足部负重活动,避免赤脚行走或穿硬底鞋。急性期可通过冰敷缓解疼痛,日常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锻炼。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严重影响生活,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