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及功效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手少阳三焦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其常用穴位包括中渚、外关、支沟、天井以及翳风等。这些穴位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调理三焦气机、缓解局部症状。

1、中渚

中渚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该穴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耳鸣、目赤肿痛等症状。针灸或按摩此穴可缓解手部麻木及肩背不适。现代研究认为刺激中渚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外关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此穴为络穴,主治热病、头痛、耳聋、胁痛等症。临床常配合其他穴位治疗感冒发热、上肢痹痛。研究表明外关穴刺激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3、支沟

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该穴位具有通利三焦、清热通便的功效,适用于便秘、咽喉肿痛、胸胁胀满等症。针灸此穴可促进胃肠蠕动,对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

4、天井

天井穴在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主治偏头痛、颈项强痛、癫痫等病症。此穴常用于缓解肘臂疼痛,配合曲池穴可增强治疗效果。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5、翳风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该穴可祛风通窍、聪耳明目,主要用于耳鸣、耳聋、面瘫等头面部疾病。现代临床发现刺激翳风穴能改善内耳微循环,缓解突发性耳聋症状。

日常使用这些穴位时需注意,针灸治疗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持证医师操作。自行按压穴位时手法应轻柔,每次持续3-5分钟,出现明显疼痛或不适需立即停止。三焦经穴位调理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