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体位性眩晕是怎么回事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体位性眩晕通常是指在体位改变时出现的头晕或眩晕感,可能与耳石症、直立性低血压、颈椎病等原因有关。若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耳石症

耳石症是体位性眩晕的常见原因,主要因内耳耳石脱落至半规管,当头部位置变化时刺激平衡感受器,引发短暂眩晕。典型表现为躺下、翻身或抬头时出现数秒至数十秒的旋转感,可伴有恶心。通过耳石复位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改善内耳循环。

2、直立性低血压

体位改变导致血压骤降时,可能因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常见于快速起立时。患者可能伴眼前发黑、乏力,多见于脱水、贫血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补充电解质、服用屈昔多巴胶囊等升压药物,同时建议起身时动作缓慢,避免长时间站立。

3、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能因骨质增生压迫血管,转头时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导致眩晕、头痛。此类眩晕常伴随颈部僵硬、上肢麻木。治疗包括颈椎牵引、物理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手术解除压迫。

若体位性眩晕反复发作或伴随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前庭功能检查、颈椎影像学等评估。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眩晕发作时立即坐下或平卧防止跌倒。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