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超标可能对身体造成神经系统损伤、肝肾毒性、免疫抑制、致癌风险以及骨骼病变等伤害。这些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重金属种类、暴露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1、神经系统损伤
铅和汞等重金属易通过血脑屏障蓄积于中枢神经系统,干扰神经递质传递及髓鞘形成。铅中毒可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成人可能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汞暴露可能引发肢体麻木、震颤及听力下降。
2、肝肾毒性
镉和汞在肝脏、肾脏中富集,破坏细胞膜结构与酶活性。镉中毒会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导致低分子蛋白尿;汞蓄积可引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水肿、少尿等肾功能异常表现。
3、免疫抑制
长期接触砷、铅等重金属会降低T淋巴细胞活性,抑制抗体生成。这种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生风险,同时可能诱发自身免疫反应。
4、致癌风险
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暴露与皮肤癌、肺癌发病相关;镉蓄积可能诱发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其机制与DNA甲基化异常及原癌基因激活有关。
5、骨骼病变
镉干扰钙磷代谢,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导致骨密度下降。严重镉中毒可能引发痛痛病,表现为全身骨痛、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
建议接触重金属污染源的人群定期进行血铅、尿镉等生物监测,工作中做好呼吸防护与皮肤隔离。若出现肌肉震颤、蛋白尿或不明原因贫血等症状,应及时到职业病防治机构进行螯合剂驱排治疗,并配合维生素C、硒等抗氧化剂辅助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