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否会过期需要根据具体剂型来判断。中药饮片、中成药或代煎药液等不同形式的中药都有各自的保存期限,若保存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可能会发生变质。
1、中药饮片
中药材在未煎煮前称为饮片,通常为干燥的根茎、叶片或果实。这类药材若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受潮霉变或虫蛀。例如党参、枸杞等含糖分较高的药材更容易吸潮,出现变色、结块等现象时不宜继续使用。
2、中成药
包括丸剂、胶囊、口服液等成品制剂,外包装上会标注明确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般为12-36个月。超过保质期后,药物有效成分可能降解,例如六味地黄丸若出现酸败味或丸体松散,则提示已失效。
3、代煎药液
医院或药店代煎的汤剂通常采用真空密封包装,冷藏条件下可保存7-14天。若药液包装袋鼓起、药液浑浊分层或散发异味,则可能滋生细菌,继续服用可能引发腹泻等不良反应。
建议服用中药前检查外观和气味,按照说明书或医嘱的保存方式存放。若发现药材变色、结块、虫蛀,或药液出现沉淀、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日常储存中药应选择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代煎药液需及时冷藏并在规定时间内服用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