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通常与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牙龈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若未及时干预可能造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1、牙菌斑堆积
牙菌斑中的微生物会释放毒素,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长期未清除的牙菌斑会逐渐向龈下扩散,破坏牙周膜和牙槽骨,形成牙周袋并加重感染。患者可能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波洁牙清除菌斑。
2、牙结石刺激
钙化的牙结石表面粗糙,容易吸附更多细菌并压迫牙龈。这种机械性刺激会加剧牙龈退缩和牙槽骨吸收,严重时导致牙齿移位。临床治疗常采用龈下刮治术清除结石,并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
3、全身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使牙周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此类患者牙龈炎症往往反复发作且难以控制,需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
日常应注意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若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牙齿松动等情况,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