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焦虑性神经症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过度担忧、紧张不安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常伴随躯体症状如心悸、出汗等,属于焦虑障碍的常见类型。其发生可能与遗传、环境及心理因素相关,需通过心理评估明确诊断。

1、定义

焦虑性神经症又称广泛性焦虑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患者表现为持续存在的过度担忧,常对日常生活事件产生不合理焦虑,且难以自我控制。病程通常超过6个月,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2、症状

心理症状包括持续性紧张、灾难化思维及注意力难以集中。躯体症状涉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慌、手抖、肌肉紧张、睡眠障碍及胃肠道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回避社交场合等行为改变。

3、病因

遗传因素可能通过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增加患病风险。环境压力如工作负荷过大、家庭矛盾是常见诱因。性格特质如完美主义倾向、过度敏感等心理因素也起重要作用。

4、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纠正错误认知改善焦虑反应,暴露疗法帮助逐步适应焦虑情境。药物治疗常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放松训练如渐进式肌肉放松可辅助缓解躯体症状。

5、注意事项

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建议建立规律作息,通过正念冥想、适度运动等方式调节心理状态。

该疾病通过规范治疗多可获得较好预后,但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复发。建议患者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家属需给予充分心理支持,共同参与康复管理。若伴随抑郁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