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肿痛的处理方法需结合具体病因,常见治疗方式包括局部冷敷、药物治疗、对因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需遵医嘱选择合适方案。
1、局部冷敷
若因外伤或炎症早期导致肿痛,可用冷毛巾敷于眼周10~15分钟,每日2~3次。低温可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及组织液渗出,缓解肿胀和疼痛感。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肿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过敏因素可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等抗组胺药物。合并眼睑红肿时可短期涂抹红霉素眼膏。
3、对因治疗
结膜炎患者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病毒或抗菌药物;麦粒肿早期可热敷促进化脓;青光眼急性发作需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全身性疾病如肾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4、手术治疗
霰粒肿继发感染形成脓肿时需切开排脓,慢性泪囊炎需行鼻腔泪囊吻合术,严重眼外伤需清创缝合。术后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日常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搓眼睛。过敏体质者需远离花粉、尘螨等致敏原,佩戴防护镜。控制每日用眼时间,建议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
出现持续肿痛伴视力下降、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治疗期间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眼药水,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及全身基础疾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