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咬颊症如何戒除

武媛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咬颊症可通过日常习惯调整、口腔问题处理、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及物理防护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干预。

1、日常习惯调整

多数咬颊症与无意识习惯有关,可通过自我监控减少咬颊行为。建议在紧张或无聊时嚼口香糖、含硬糖块转移注意力,每天记录咬颊次数并制定递减目标,使用手机提醒功能建立条件反射,持续4-8周可逐步改善习惯性咬颊。

2、口腔问题处理

牙齿排列异常者需进行正畸治疗,错位牙尖可调磨修整,缺失牙应及时修复。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对于反复刺激颊黏膜的修复体应重新制作,牙齿咬合关系异常者可通过佩戴咬合板改善。

3、心理干预治疗

焦虑抑郁患者可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每周1-2次心理疏导,配合放松训练和正念冥想。团体治疗中可通过行为替代训练,学习用舌头抵上腭代替咬颊动作,疗程通常需要3-6个月。

4、药物治疗方案

严重焦虑者可短期使用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时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需注意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加重咬颊习惯,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5、物理防护措施

定制医用软质牙套每日佩戴6-8小时,食品级硅胶颊垫可缓冲咬合压力。儿童患者可使用苦味指甲油建立厌恶反射,电子震动提醒装置能在咬颊瞬间发出警示,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改善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咖啡因摄入。建议每月复诊评估进展,记录颊黏膜愈合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持续性咬颊超过3个月或伴黏膜白斑者,需进行病理活检排除癌变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