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不止时,通常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药物应用、专业处理以及对因治疗等方式缓解,具体需结合出血原因选择合适方法。日常操作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加重,若无法有效止血应及时就医。
1、压迫止血
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紧压出血部位10-15分钟,通过物理压迫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操作时需保持压力稳定,避免反复擦拭查看出血情况,以免破坏初步形成的血凝块。此法适用于表浅牙龈损伤或轻微渗血。
2、冷敷
将冰袋包裹毛巾后外敷于面颊部对应出血区域,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可促使毛细血管收缩,减缓出血速度,但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此方法多用于急性出血期辅助止血。
3、药物应用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云南白药粉局部敷贴,或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漱口水。凝血功能异常者可能需要维生素K片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加重出血风险。
4、专业处理
持续出血超过30分钟或出血量较大时,需立即就诊口腔科。医生可能采用明胶海绵填塞、电凝止血或缝合等方式处理。若存在活动性出血的牙周病灶,可能需即刻进行牙周治疗。
5、对因治疗
长期反复出血需排查牙周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等系统性疾病。如确诊牙周炎需进行龈下刮治,血液病患者需接受专科治疗,维生素C缺乏者需补充维生素C片并调整膳食结构。
止血处理后24小时内应避免刷牙、咀嚼硬物或热饮刺激创面。反复牙龈出血者建议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等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日常使用软毛牙刷,掌握巴氏刷牙法,每半年接受专业洁牙,有助于维持牙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