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如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贫血、耳石症等,可通过休息调理、药物治疗、对因处理等方式改善。一般建议先调整体位、补充能量,若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
1、休息调理
头晕发作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避免跌倒受伤,同时保证环境安静、通风。闭目休息有助于缓解因疲劳、紧张引起的头晕,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剧烈活动。
2、调整体位
如果是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建议缓慢起身,避免长时间蹲坐后突然站立。可尝试将头部稍垫高休息,减少因体位变化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3、补充水分和能量
低血糖引起的头晕需及时进食糖果、巧克力或饮用糖水,脱水者应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不适。
4、药物治疗
眩晕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茶苯海明片、异丙嗪片等抗眩晕药物,伴有头痛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贫血患者需补充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铁剂,但需先明确病因。
5、就医检查
若头晕伴有视物旋转、呕吐、肢体麻木或持续超过2小时,需及时就诊。耳石症患者需进行手法复位,高血压或脑供血不足者需完善CT、血常规等检查,遵医嘱使用氟桂利嗪胶囊、倍他司汀片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站起,起身时扶靠支撑物。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注意补充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限制高盐高脂饮食。若反复出现头晕,建议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和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不可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或镇静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