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水肿的发病机理主要与低蛋白血症、血管渗透性改变以及组织液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患者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可能导致血浆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引发体液代谢失衡。
1、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管内胶体渗透压的关键成分。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合成减少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液体向组织间隙渗出增多,形成凹陷性水肿,常见于下肢等低垂部位。
2、血管渗透性改变
营养不良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这种病理改变会加速水分和电解质从血管内向外渗漏,尤其在感染、炎症等诱因存在时更为显著。
3、组织液回流受阻
蛋白质缺乏会影响淋巴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组织间液通过淋巴管回流的效率降低。同时伴随的维生素B1缺乏可能引起心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液体潴留现象。
对于存在长期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进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检测以及肝功能评估。临床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膳食调整、肠内营养补充或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等方式改善营养状态,同时需排查合并存在的感染或器官功能障碍。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