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鸡汤是否能喝需要根据保存情况判断。若保存得当且未变质,通常可以继续食用;若保存不当或出现变质,则不建议饮用。
1、保存得当
隔夜鸡汤在室温下存放不宜超过2小时,应及时密封并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温度应保持在4℃以下,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繁殖。通常情况下,冷藏保存的鸡汤在1-2天内加热至75℃以上后仍可安全食用。使用干净餐具舀取并避免反复加热,可减少污染风险。
2、保存不当
夏季室温超过32℃时,鸡汤在常温下放置1小时便可能滋生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若存放容器未密封或混入唾液等污染物,即使冷藏也可能加速腐败。出现表面浮沫、浑浊或酸馊味时,提示蛋白质已分解产生组胺等有害物质,继续食用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食源性疾病。
3、变质的判断方法
观察鸡汤是否出现分层或结块现象,新鲜鸡汤应呈现清亮油花分布均匀的状态。用干净勺子轻搅后闻气味,变质时会散发刺鼻腥味。若加热后出现大量泡沫且久煮不散,说明微生物代谢产物已超标。
建议每次烹饪时按需制备,剩余鸡汤需在2小时内放入冰箱。冷藏超过48小时或发现性状改变时需丢弃,老年人及胃肠功能较弱者应避免食用隔夜汤品。食用前需彻底煮沸并保持沸腾3分钟以上。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