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出生后的前三天内,小儿出生24小时内应小于6mg/dL,出生48小时内应小于9mg/dL,而出生72小时内,黄疸值一般不超过13mg/dL,部分标准为12mg/dL。这些数值为临床参考范围。
黄疸主要是由于婴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在出生后的前几天内,婴儿的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较多的胆红素,而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尚未完善,因此容易出现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是轻度的,仅仅表现为面部和颈部出现浅黄色,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婴儿的生长和肝脏功能的成熟,黄疸会逐渐消退。
如果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者黄疸值过高,如超过上述正常范围,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积极治疗。病理性黄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溶血、感染、肝脏疾病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对婴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黄疸程度,包括黄疸的颜色、分布和变化。如果黄疸程度持续加重或婴儿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嗜睡、食欲不振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