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可能与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以及颌骨肿瘤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长期牙菌斑堆积会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使牙齿失去支撑。患者可能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治疗需进行龈上洁治术或龈下刮治术清除牙石,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外伤
牙齿受到撞击或咬硬物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或牙槽骨折断,从而引发牙齿松动。若松动较轻,可通过牙弓夹板固定;若牙根折断,可能需拔除患牙。恢复期间应避免患侧咀嚼,必要时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3、骨质疏松
全身性骨质疏松可能降低颌骨骨密度,导致牙齿稳固性下降。这种情况常见于绝经后女性或长期缺钙人群。治疗需补充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同时增加奶制品、鱼类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
4、颌骨肿瘤
颌骨囊肿或肿瘤生长可能压迫牙根,导致牙齿移位或松动。患者可能伴有颌骨膨隆、麻木感等症状,需通过CT检查确诊。治疗通常需手术切除病灶,恶性肿瘤还需配合放疗或化疗。
若发现牙齿松动持续加重,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通过牙周探诊、X线片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注意口腔卫生,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