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长高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慢性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等原因有关。若发现生长迟缓,建议及时就诊查明具体原因。
1、遗传因素
父母身高较矮可能影响孩子的遗传潜力,导致其生长速度偏慢。此时需保证营养均衡,定期监测骨龄,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营养不良
长期挑食、偏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钙、锌、维生素D等营养素缺乏,影响骨骼发育。日常需增加牛奶、鸡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摄入。
3、生长激素缺乏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可能引起生长迟缓,表现为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3个百分位以上。通常需要完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进行治疗。
4、慢性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反复腹泻等疾病可能造成营养吸收障碍或消耗过多,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此类情况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改善消化功能。
5、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可能导致骨龄落后。以甲减为例,需通过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若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或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建议到儿科内分泌科就诊,通过骨龄片、激素水平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保证每日1小时户外运动,夜间22点前入睡,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