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穴和行间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常用穴位,二者位置相邻且作用各有侧重。太冲穴具有疏肝理气、平肝熄风等作用,行间穴以清肝泻火、调理气血为主。
1、太冲穴的位置及作用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取穴时可沿第一、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推按,触及骨间隙凹陷处即为该穴。其作用包括疏肝解郁,常用于缓解头痛、眩晕、月经不调;平肝熄风,适用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此外还可调理肝胆疾病,改善胁痛、腹胀等症状。
2、行间穴的位置及作用
行间穴在足背第一、二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时轻按两趾根部交界处的皮肤皱褶后方即可定位。该穴主要功效为清肝泻火,常用于目赤肿痛、口苦咽干;疏肝解郁可改善焦虑、失眠;调理气血则对痛经、小便不利有一定缓解作用。
使用这两个穴位时,针刺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日常按摩可用拇指指腹以适中力度按压,每次3-5分钟,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若存在皮肤破损、妊娠期或严重肝肾疾病,应避免刺激穴位并及时就医咨询。